咨询 咨询 电话 微信

为什么高校成为艾滋病的重灾区?

2016-09-29

日前,南昌市疾控中心公布数据显示,至20168月底,南昌全市已有37所高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共报告存活学生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135例,死亡7例,近5年来,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年增长率为43.16%

 

  感染数据触目惊心

  看看下列细思极恐的数字:

  北京:20151月至10月新增艾滋病病例3000余例,青年学生感染人数上升较快。近两年,北京市大学生感染艾滋病每年新增100多例,以同性性行为传播为主。

  上海:2015年共报告发现青年学生感染者92例,较去年同期上升31.4%

  广州:从2002年开始发现学生感染艾滋病病例,截至2013年底已累计117例,九成都是经同性的性传播感染。

  在北上广等大城市高校艾滋病情上涨的同时,一些中部省份高校学生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比如说湖南大学生艾滋病患者8年竟上升37倍。

正如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主任吴尊友表示,“2011年到2015年,我国1524岁大中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净年均增长率达35%(扣除检测增加的因素)”,且65%的学生感染发生在1822岁的大学期间。可谓触目惊心,如此发展下去,后果不可想象。

 

  八成源于好基友

  根据国家卫计委公布的数据,性传播是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径,而在青年学生中通过男男性传播感染已达81?.6%,形势非常严峻。

  以广东为例,2002年至2015年,广东累计学生艾滋病病例为630例,其中男男同性性传播占比70%;在江西南昌2011—2015年新发学生病例中,男男同性性传播占83?.61%;湖南省从20?0?7—2015年累计报告536例,这些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学生主要是男性,占90%以上,传播途径以男性同性性传播为主,占69.6%

对此,吴尊友分析,大学生男男同性传播感染者上升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两个,一是早期对这部分人群不够重视,监测不到感染情况,二是大学生刚从高中学业压力中释放出来,对男男同性性行为感到新鲜,就想尝试一下,但他们并不知道其中的风险。

 

性观念开放,性知识滞后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性话题及性行为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2015年,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西安等34个城市的高校本科生,分男女、年级进行摸底调查研究显示: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60?.5%接受性解放、性自由,67.1%接受婚前性行为,近七成大学生接受未婚同居行为。

  大学生的性观念、性心理、性行为虽然趋于开放化,可是对于性病知识的缺乏及预防能力却令人堪忧。

  以广州10所高校600名在读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小组座谈等形式进行对性传播疾病相关知识的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对性病的了解甚少,50?%的学生表示有所了解23%的学生表示不了解;在处理性病的问题上,54%的受访学生选择自行去看医生,少数学生选择默默忍受

甚至有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离艾滋病很远,不会被感染。广州高校大学生防艾公益组织介绍,大学生男男之间没有避孕需要,大多不会采用防护措施,导致男男成为大学生艾滋感染最高危的群体。

 

  教育宣传的缺位

  调查显示,互联网、书本、杂志和跟同龄朋友交流是获取性知识主要途径。其中,不少男生通过互联网、色情材料了解性知识。

  传道授业的大学,却忽视了人生的必修科目”———性安全教育。

  陕西某高校教师刘闻,自己也是一位艾滋感染者,他说校领导往往对性教育闻之色变、避而不谈。刘闻表示:没有人愿意谈。如果谈的话,可能社会上会认为,是不是这个学校有问题,会影响学校招生。

  有些高校即使开展性教育,也仅限于121世界艾滋病日那一天。

  在教育部体卫艺司巡视员廖文科看来,高校防艾教育开展的最大阻碍,恰恰是某些高校管理者,没有把它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来抓。

  如果大学防艾知识课堂持续失语,学生们得不到健康、正确的教育,很可能误入歧途甚至给他人带来伤害。

针对高校青年学生的防艾工作虽说是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的分内事,但是,我们的社会各界也应该有良知,来促进那些正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健康成长。孩子考上大学,作为家长,依然不能放松对孩子的教育,尤其是性方面的教育,要有正确的引导,让孩子安全度过青春危险期。

 

对策

  应有针对性地普及加强艾滋防控教育

  南昌疾控每年主要对暗娼、吸毒人员、男男、性病门诊、肾透析、无偿献血、青年学生进行检测。专家介绍,除疾控部门主动对这些高危人群检测外,市民还可以享受免费自检。但居民自检率很不理想。比如,南昌去年艾滋病检测55万人次,除了重复检测和外地人口,南昌艾滋病自愿检测人数还不足10%很多人还是碍于面子,不好意思,另外不少高危人群也抱有侥幸心理。专家说。

  正是这种碍于面子,不好意思的心理作祟,艾滋病的自知率在我国并不高。与美国等国家相比,中国艾滋感染者的知晓率,也就是自知率还处于一个相当低的水平。根据《中国青年报》201412月的报道,美国艾滋感染者的知晓率为75%,我国估算为54%

  有些人是因为不想知道自己是感染者,因为担心检测出来后根治不了还要受歧视,找不到工作。但这同时也意味着错过了接受治疗和关爱的机会,增加了传播的可能,形成了一个非常负面的链条反应,专家分析说。

  潜在的社会歧视是影响中国艾滋病感染者自知率较低的一个主要原因,而社会歧视存在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公众对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并不了解。

 

Copyright © 2022 marrbio ltd.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28959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编号:(京)-非经营性-2022-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