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检测有望随手可得 “隐秘行业”另类生意
2016-05-11
“为了使尽可能多的人得到诊断,并为他们提供及时的治疗,中国正在推广艾滋病自我检测试剂盒的使用。”全国疾病预防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尊友,在2016年4月接受《中国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届时,从网上药房到街边的实体药店,都将发售检测艾滋病类试剂。艾滋检测这一“隐秘行业”逐渐升温。
2016年4月,新三板公司玛诺生物披露2015年年报。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95万元,同比增长112.10%;实现净利润317万元,同比增长392.5%。
疫情倒逼国家政策放开
推广艾滋检测与艾滋疫情严峻、经性途径传播难以干预、检出效率降低紧密相关。
2016年4月最新数据显示,经性传播感染艾滋病的比例上升至94.5%,这意味着艾滋病正在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2015年12月1日,据世卫组织驻华代表处预估,根据中国政府数据,中国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有85万人,然而,截至2015年底,只有57.5万名艾滋病患者确诊并向政府部门登记在案,这意味着还有近30万感染者没有被发现。
当下性开放的趋势不可阻挡,而经性行为传播具有隐秘性,难以进行干预,同时人们自我防护意识缺乏,更助推了疫情蔓延。据2014年世界避孕日的调查,初次性行为只有54%的人会戴套。
大量“隐形”感染者存在,加大了筛查的难度。根据全国疫情监测网的数据,尽管艾滋病检测的人数在2007年已经超过1亿人,但检出率下降了50%左右。因此,对于艾滋病筛查效率降低的问题,国家需要针对精准人群进行精准的检测。
“艾滋自检可以接触到潜在人群并为他们提供解决办法,比如帮助他们联系咨询和治疗。”吴尊友说,“我们正在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商议,调整规则,促进艾滋自检试剂盒在网上和实体药店里的销售。”
可见,艾滋疫情的不断蔓延和国家防艾政策的不断推进,将持续成为推动无创艾滋HIV检测试剂行业迅猛发展的动力。
提早布局已占据行业垄断地位
玛诺生物的主营业务为生产、研制、开发体外诊断试剂,主要产品为“爱卫”艾滋病无创快速检测试剂,简单地说,只需提取一点唾液,再等上20分钟,即可检测到是否有艾滋病毒感染产生的抗体,技术准确度可达到99.84%。据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玛诺生物拥有唾液检测艾滋技术核心发明专利及多项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
2013年、2014年和2015年,玛诺生物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722万元、846万元、1795万元。收入快速增长得益于公司经营模式清晰,并提早布局。早在2005年,玛诺生物进入艾滋检测行业,逐渐在2013年形成“POCT+互联网+快消”这一迥异于传统试剂行业的经营模式。
2015年,我国无创艾滋检测试纸零售市场约3000万的市场份额,玛诺生物在这一市场的占有率为60%-70%。据天猫平台数据统计,艾滋检测品类2013年销量为5万人份,2014年为15万人份,2015年为55万人份,2016年销量预计将实现150万人份,整个市场份额将做到1个亿。
手握核心发明专利,覆盖研发、生产、销售全产业链,市场份额第一,这是玛诺生物掌握行业垄断地位、获得产品高毛利率、迅速发展壮大的护身符。
泛娱乐化营销、公益活动双轮驱动
公司泛娱乐化营销与公益活动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已经初显雏形——围绕艾滋病检测产品的行业特点,调动社会资源,以娱乐化事件为切入点,推动艾滋病防治工作,探索整合营销模式。
2014年4月,制造“求婚新三件”事件,引导人们结婚不关注金钱,关注身体健康;同年6月,借势世界杯,开展“纵欲的世界杯”大数据营销,引发人们对狂欢背后隐忧的思考;2015年7月,联合移动诊疗平台,借助“七夕”情人节,发布健康大数据报告,挖掘节后经济;2015年,持续三年的努力初见成果,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期间,推动国家CDC、阿里健康试水首次战略合作,在艾滋病日发布大数据报告,进行线上防艾公益活动。
图片一:2014年4月“求婚新三件”事件图片展示
图片二:2014年6月“纵欲的世界杯”图片展示
图片三:2015年12月1日线上艾滋防治公益专题页展示
双轮驱动的探索带来行业销量大幅增长,尤其在2015年12月首周,艾滋检测全行业的销售额首周环比增长374%;玛诺生物的爱卫产品销量环比增长418%,增长领先于行业。随着行业升温,公司发展后劲显露。
玛诺生物总经理江剑表示,国内艾滋检测市场仍在培育阶段,他将长期看好这一市场,“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在政策推动和大众防护意识的提高中,一个更大的市场可以被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