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咨询 电话 微信

起底大学生艾滋检测观:过半大学生能够正视艾

2016-06-27

   日前,由中国高校第一期刊《新锐杂志》面向大学生群体发起的一场关于“艾滋检测”的调查席卷了整个大学校园,刮起一股“艾滋检测讨论风”。

   截至623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于“艾滋病”、“艾滋检测”已经改变了过去讳而不言的态度,加强自我防护、共造一个安全、进步的社会环境成为他们的新需求。

 

   大学生防艾教育需解决“知行分离”问题

   这次621日发布的“艾滋检测”调查,不仅发布在了新锐为主体的拥有超百万活跃度的APP,还发布在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6所高校的公众微信号上。截至623日,共收到有效问卷数10530份。调查数据显示,过半的被调查者对艾滋防护知识具备“积极、正面的认知”。以两个具备代表性的数据为例,59.26%的大学生选择在“爱的第一次”中“安全”更重要,68.15%的被调查者认为“艾滋不遥远,每个人都需要对艾滋病进行防御”。

 

尽管调查显示过半大学生都能准确认知自我保护的安全做法;在现实中,大学生群体的艾滋病疫情现状却耐人深思。

高校艾滋病感染人数尽管总量低,但增长速度惊人。央视新闻频道《新闻周刊》在2015815日推出的专题报道《校园里的危险“艾”情》中提到,在15-24岁的青年学生中,每年新发现的感染艾滋病的病例从2008年的482例,上涨到2014年的2552例,翻了5.29倍,而整个社会翻了还不到一倍。

与之对应的是大学生对于性话题及性行为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据20151月出炉的“大学生性安全意识的调查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接受或发生婚前性行为,对性安全的重视并没有跟上性观念和性心理的发展。此外,据《北京日报》2016422日的报道称,微信、QQ、交友手机软件等的普遍使用,导致大学生不安全性行为的发生更为隐蔽。

对于大学生感染艾滋病的问题,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尊友在2015121日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说:“在全国很多地方的调查显示,一些青年人群对艾滋病知识有相关了解,但自我保护意识并不强烈,往往都是在危险行为发生后才重视自我保护。”

如何推动大学生们在艾滋防护上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将是未来防艾教育工作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近九成被采访者认为多个特定人群需要检测

这次面向大学生的调查数据表明,近九成被调查者清楚地认知到,除了大家普遍能认知到的过去发生过高危性行为的人和商业性服务者需要接受艾滋检测,更有过半数的大学生选择了“看起来很健康,但有多个性伴侣的人”,甚至有3.28%的大学生选择了“洁身自好的人”。

    艾滋检测这一看起来略微有些敏感的字眼,正在逐步进入大众认知的视野。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4月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经性传播感染艾滋病的比例上升至94.5%,这意味着艾滋病正在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并且性传播具有隐密性,难以干预,艾滋防治难度加大。因此,让普通大众更多地了解艾滋病防护知识,警觉在性接触这个途径上的感染,提醒发生过高危性行为的人主动进行艾滋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艾滋检测”调查问卷中提出了“在与爱的另一半发生性行为前,是否会让对方接受艾滋检测”这个问题。尽管问题犀利、对传统婚恋观提出挑战,仍有25.19%的被调查者选择“会让对方进行艾滋检测”,认为“这是保护双方健康、安全的一种方式,也可以提升双方的安全意识”。

 

    93.7%的大学生支持设立“艾滋检测日”

    每年的627日是美国的“全国艾滋检测日”,在这一天美国总统、政要、名人会纷纷呼吁大众“参与检测,防治艾滋”。早在1995年美国设立这个日子,致力于在民众中推广艾滋检测。

基于这一海外背景,问卷就“是否有必要在中国设立’艾滋检测日’”收集了大学生的观点。93.70%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设立,可以“提升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2.96%的大学生选择了“不需要,既然得病了,测了也于事无补”,另有3.33%的人认为“说不清,对艾滋检测不太了解”。

 

根据官方公开披露的数据,中国政府在20141-10月共面向1亿人次进行了艾滋检测,尽管可以在政府获得免费检测,仍有大量网友在电商平台上网购艾滋检测试剂盒自行检测。据天猫平台提供的数据,截至目前,消费者对于“艾滋检测”的搜索量已经累计超过1000万人,艾滋检测品类2013年销量为5万人份,2014年为15万人份,2015年为55万人份,2016年销量预计将实现150万人份,艾滋检测试剂盒市场年增长率约100%

记者查看网上热卖的一款名为“爱卫”的唾液检测试剂盒时,看到网友留下的评价,其中不乏“记得安全性行为,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一定洁身自爱,对所有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负责”等正能量地感叹。这些带有消费者自我反思的话语,印证了国际上近年来流行的“检测即干预”的理念。通过鼓励产生高危行为人群参与HIV检测,使得受测者在检测过程中检视自我行为,获取防护知识,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及时发现感染案例,及时跟进治疗,降低传播给他人的风险。

“艾滋检测是一种提升大众防护意识的有效手段,类似于定期体检有利于提升人们健康意识一样。”北京性病艾滋病预防协会会长郑志伟表示。

据发布此次调查的《新锐杂志》的相关人员表示,作为中国第一本定位于18-28岁大学生和职场新鲜人的新型主流媒体,继推出“环保新主张”等公益活动后,由于关注到近年来在大学生群体中蹿升的艾滋疫情,认为“我们有责任唤起大学生对于对艾滋防护的重视。借助此次调查,更希望面向广泛社会大众,传递艾滋防治知识和对艾滋检测的认知。”

 

Copyright © 2022 marrbio ltd.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1028959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编号:(京)-非经营性-2022-0030